<ruby id="hn9la"></ruby>
      <form id="hn9la"></form>
      <wbr id="hn9la"><legend id="hn9la"></legend></wbr>
      <form id="hn9la"><legend id="hn9la"></legend></form>
      1. <form id="hn9la"><span id="hn9la"><track id="hn9la"></track></span></form>
          <form id="hn9la"><legend id="hn9la"></legend></form>

        1. <em id="hn9la"><source id="hn9la"><option id="hn9la"></option></source></em>

          <form id="hn9la"><legend id="hn9la"></legend></form>
          <sub id="hn9la"></sub><form id="hn9la"></form>

          首頁 - 公司
          快速評論

          又有上市公司爆雷!商譽,到底能不能算一項資產?

          來源:財通社 瀏覽: 2021-01-20 08:21:32
          臨近年報季,商譽減值,這把懸在上市公司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都可能落下!兩家上市公司商譽減值股價暴跌1月18日晚間,數字貨幣概念股高偉達發布公告稱,公司擬計提商譽減值準備6.45億~7.94億元,預計2020年全年虧損5.32億~6.88億元,同比由盈轉虧。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及業績變動情況遠超機構預計。截至19日收盤,該股...

          臨近年報季,商譽減值,這把懸在上市公司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都可能落下!

          兩家上市公司商譽減值

          股價暴跌

          1月18日晚間,數字貨幣概念股高偉達發布公告稱,公司擬計提商譽減值準備6.45億~7.94億元,預計2020年全年虧損5.32億~6.88億元,同比由盈轉虧。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及業績變動情況遠超機構預計。

          截至19日收盤,該股跌10.15%報10元,成交額3.57萬元,最新市值僅44.68億元。自2020年7月乘數字貨幣東風,股價創下21元的階段新高后,便一路下挫至1月18日的新低10元。短短半年時間股價已經“腰斬”。

          另外還有一家上市公司數知科技,也大額計提商譽減值61億元。

          2020年12月24日晚間,數知科技發布公告稱,由于所收購四家公司經營狀況持續惡化,對其經營管理產生不利影響,預計計提商譽減值金額約56億元至6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0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共計實現凈利潤21.16億元。而一次商譽減值在將該公司自上市以來的凈利潤全部虧掉后,還產生近40億元的缺口。

          此外,數知科技還存在公司控股股東非法占用資金問題,1月18日晚間,數知科技發布公告稱,若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未能在2021年1月25日前解決其非經營性占用公司資金問題,公司股票將于當日開市起停牌一天,于2021年1月26日開市起復牌,復牌后實施其他風險警示(ST)。

          受上述消息影響,數知科技1月19日收跌11.34%報3.83元每股,總市值44.88億元。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數知科技還有5.81萬戶股東。

          小心!

          這些公司也可能有雷

          高偉達和數知科技的情況在A股絕不是孤例。

          2020年以來,已有昇興股份、三盛教育、信立泰等上市公司預告了商譽減值風險。

          今年8月份,上市公司西水股份宣布將對旗下公司天安財險全額計提商譽減值8.2億元;

          神奇制藥因子公司虧損將計提1.61億元的商譽減值準備,預計至2020年末累計凈利潤將出現大幅虧損;

          分析人士認為,并購形成的商譽是一把“雙刃劍”,巨額的商譽會增厚公司的總資產,但同時也可能會變成一顆“地雷”,一旦引爆便會給上市公司業績或股價帶來巨大的沖擊。

          由于高溢價收購通常會給企業帶來巨額的商譽,2015年-2016年期間,A股上市公司開展的大量高溢價收購帶來的“后遺癥”延續至今。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共有871家上市公司共計提商譽減值金額為1658.6億元,系A股商譽減值最高的年份;而到了2019年,這個數額仍高達1456.58億元。

          此外,還有一些上市公司的商譽占比存在較高的情形。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A股共有83家上市公司商譽數額在總資產中占比超過30%。其中,國華網安的商譽占比最高,達到63.77%;順利辦、新開源、東方通、太空智造的商譽在總資產中占比則在50%以上。

          商譽到底應不應該算作資產?

          商譽,英文寫作goodwill,從字面上理解是美好希望的意思。

          學術上講,商譽是指企業在同等條件下,能獲得高于正常投資報酬率所形成的價值。用大白話說,商譽就是未來的預期收益。

          舉個例子,假設A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價值是1億元,但是B公司愿意花10億元來收購A公司的全部股權,多出來的9億元是收購產生的溢價,也就是所謂的商譽。

          這就有一個疑問了,一家上市公司并購一家企業,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成本是按照上市公司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確定,買虧了,就確認為商譽;買賺了,就作為投資方的營業外收入。這樣處理,難道不是在美化買虧了多付了錢的并購行為嗎?

          將多付的錢先作為“資產”處理,以后等到商譽減值,再將減值作為費用。這樣做是不是不合理呢?

          資產的定義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不能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不能作為資產。

          商譽不會導致未來現金流流入,從嚴格意義上講根本就不能屬于資產。

          商譽也不能算作一種無形資產,無形資產往往對應著具體的、可以被第三方認證的一些東西,比如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等等。而商譽卻是很難被對三方認證的一些東西,比如沒有人第三方專門認證,一個公司的客戶關系,管理團隊究竟價值多少。

          也正因如此,商譽不用像無形資產一樣去攤銷,但每年都要對商譽進行減值測試。

          測試不減值,放在賬面不動;測試減值,計提減值準備。往往出現減值的時候,就是地雷引爆的時候了。而一旦對商譽做減值處理,就不可以再轉回了。

          關于商譽,你怎么看?

          深藍財經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新聞

          推薦用戶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国产在线观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