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地被萬科收購?董事長閃電回應:想得美
2021年1月20日,有傳言稱:某十強房企意欲收購某十強房企,被收購的十強房企是綠地控股(600606),而收購方大概是萬科+誠通組成的國企改革基金,另有一個說法是中海和其他投資者組成的投資人。
1月21日,綠地控股在上海舉行媒體會暨2020業績交流會,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張玉良回應稱:20日晚上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這是沒有的事。
他說:“如果是這兩家同行,我覺得不太符合我們二次混改的要求?!?/p>
不過,張玉良也承認,混改事宜,目前確實有兩家公司正在洽談。
張玉良還回應了金融分拆上市一事,張玉良稱,正常的話綠地數科計劃在三年內上市。綠地董秘王曉東稱,計劃上市之后也在啟動金控集團的引戰工作,引入戰略投資者。
綠地又一次站上轉折點。
綠地的混改史
早在2020年7月26日,綠地控股就發布公告稱:
為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優化國資布局結構調整,完善綠地股權結構,上海地產及上海城投擬通過公開征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所持綠地控股的部分股份,擬轉讓的股份比例合計不超過綠地總股本的17.5%。擬轉讓股份的價格,不低于下列兩者之中的較高者:提示性公告日前30個交易日的每日加權平均價格的算術平均值,和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值。
按照公告披露的交易方式,涉及標的150億元左右。
目前綠地股權結構中,上海格林蘭投資(以綠地管理層為代表的職工持股)持有35.45億股,持股比例為29.13%;上海國資委(包括上海城投、上海地產),合計持股56.43億股,持股比例為46.37%。
綠地教父張玉良,被稱為混改專家,在國企混改領域頗有地位。
2018年9月,張玉良曾發表演講稱:國企混改最好應該形成國有資本、社會資本、員工持股“金三角”的股權結構,這樣更有利于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至于持股比例,最好將國有資本的持股比例降低到51%以下,即國有資本不再絕對控股,從而讓社會資本和員工持股保持一個相當的比例,否則容易“一股獨大”,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
從完全國有,發展到今天這樣一家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企業,綠地花了整整二十三年。上一次混改,發生在2014年,耗時一年,綠地得以成功登陸A股。
綠地控股的前身是上海市綠地總公司,1992年成立于上海。
1997年,綠地職工持股會成立,拿下綠地18.88%的股份。
2013年,綠地集團公開增資擴股。當年年底,深圳市平安創新資本、上海鼎暉嘉熙等5家企業成為了綠地的新股東。
2014年初,綠地集團43名管理層成員,共出資10萬,成立上海格林蘭投資,又裝入32家有限合伙企業,重組后持有綠地28.83%的股份。
此時的綠地,如張玉良所愿,成為了一家“金三角”股權結構的企業。
2015年,綠地成功借殼上市,上市后的綠地控股顧群結構為:
上海格林蘭投資,持股28.83%;
上海國資委一方的三家國企,共持股46.25%;
其他股東,持股24.92%。
但上市之后綠地控股的市值增長卻不盡人意,2020年1月8日,張玉良在綠地控股2019業績交流會上表示:很慚愧我們的資本市場的股價,因為我們自己認為被嚴重低估了。我們凈資產回報率接近20%,現在每股才7.9元,每股收益差不多300,和我們這個企業真的是不匹配。
半年后,綠地的第二次混改拉開帷幕。
混改中的綠地控股還要面臨什么?
在2020年克而瑞《2020中國房地產企業操盤榜TOP200》中,綠地控股排名第7,而剛剛上市的2015年,綠地控股還是前三名。
綠地控股還成為TOP10房企中唯一年度操盤金額不及2019年的公司,同比降幅為8.07%。
1月20日,綠地公布了2020年的業績快報。業績快報顯示,綠地控股增收不增利,2020年度:
營業總收入為4812.96億元,同比增長12.43%;
營業利潤312.99億元,同比下降1.14%;
利潤總額307.52億元,同比增長0.52%;
凈利潤137.21億元,同比下降6.93%;
扣非凈利潤130.97億元,同比增長3.16%;
基本每股收益1.13元,同比下降6.61%;
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17.27%,較上年同期減少2.62個百分點。
此外,截至2020 年12月末,公司總資產13491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834 億元;資產負債率88.28%。
2020年10月,華西證券發布研報稱:截至第三季度報告期末,公司剔除預收賬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53.20%,較去年同期上升1.60pct,凈負債率為183.45%,較去年同期上升10.40pct,杠桿率水平小幅上升。
此外,公司在手貨幣資金805.7 億元,同比下降2.2%,現金短債比為0.78,較去年同期下降0.14,短期償債風險有所增加;公司經營性現金凈流入額為50 億元,同比下降45.2%。
如果將兩者結合起來看,綠地控股“三條紅線”全部踩中,壓力較大。
但綠地方面也表示,2020年,公司加大力度主動去杠桿。全年數據顯示,綠地現金短債比快步提升,累計提升幅度超40%;凈負債率明顯下降,累計下降近50個百分點;剔除預售款后的資產負債率逐步回落,有息負債總額較高點下降約450億元,單月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均為正且持續穩步提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