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寧波銀行是如何做好五篇大文章?
來源 | 深藍財經
撰文 | 吳瑞馨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中,金融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血脈,肩負著時代所賦予的新的歷史使命。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為新時代新征程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
作為上市城商銀行的“標桿”,寧波銀行勇擔金融新使命,積極行動起來。
今年以來,寧波銀行始終堅守金融工作的初心使命,繼續堅持差異化的發展策略,圍繞“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不斷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以客戶為中心,真心對客戶好,強化金融科技賦能,著力推進“專業化、數字化、平臺化、國際化”的服務體系建設,書寫具有寧波銀行特色的金融答卷。
1
科技金融:賦能企業創新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科創企業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動力來源,科技金融則是金融助推形成新質生產力的一大抓手。
但很多科技企業,尤其是初創的科技企業,往往都會遇到成長難題:由于巨大的技術研發投入和尚未實現商業變現,導致有些科技公司,明明擁有很先進的研發技術,卻因為運營資金緊張,陷入困境。
這就需要金融業,來幫助企業走出“成長之痛”。聚焦科技創新這一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寧波銀行從加強信貸支持力度、優化完善相關產品等維度著手,持續提升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的能力。
比如,寧波一家具有先進的研發技術的基因檢測技術開發企業,因為企業成立不久,運營資金緊缺。寧波銀行了解、接觸到這家企業后,快速落地100萬元信用貸款,用于企業拓展業務,幫助企業渡過了“成長之痛”。如今,這家企業年銷售額已超過2000萬元,步入發展的快車道。
科技企業的需求往往是多元化、特色化、差異化的。針對這一特點,寧波銀行打造專屬特色產品體系,推出專利貸、科技貸等多項專屬金融產品,并積極探索風險共擔機制,聯合融資擔保公司推廣特色授信專案,為“專精特新”“小巨人”等科技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寧波銀行還通過專業化賦能幫助企業解決經營痛點,圍繞資金、產業、金融、管理四方面,從對接股權機構到產業園區,從股權設計到海外拓客,高效助力企業發展。
此外,寧波銀行還持續完善“公司-零售-投行”聯動的科創服務體系,打造科技型企業服務生態圈,助力培育新質生產力;發揮銀行數字化、平臺化特色優勢,為科技企業提供“資金、產業、金融、管理”四項賦能;圍繞科技企業“技術鏈、產業鏈、供應鏈”,強化資源整合,助力企業發展。
2
綠色金融:助推低碳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在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過程中,金融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寧波一家專注于新能源資產投資、智慧電站運營、碳匯資產管理及供應鏈交易服務的光伏科技企業,自2021年成立以來,業務突飛猛進。因發展較快,企業流動資金出現缺口,但企業成立年限不長,主要資產為太陽能電站,無房地產類抵押資產。根據企業資產情況、經營情況及資金使用計劃,寧波銀行創新擔保方式,為企業量身打造了總額為5000萬元的授信方案,有效匹配了客戶流動資金及日常票據結算需求。在寧波銀行支持下,這家企業迅速拓展寧波周邊市場,現已成功布局到杭州、紹興、嘉興、湖州、溫州等地。
寧波銀行圍繞國家“雙碳”領域政策,推動綠色金融與銀行經營發展深度融合,完善綠色金融發展的長效機制;以“綠色、安全、可持續”為原則,形成“重點-適度-審慎”三級綠色金融產業合作規劃,持續加大對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的支持力度,重點支持節能環保、清潔能源、基礎設施綠色升級改造產業。
寧波銀行從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參與碳市場建設、支持傳統高碳行業低碳轉型、實施數字化綠色金融、建設綠色金融機構五個方面著力,全面推動綠色金融發展,致力于建設成為一家資產質量優良、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能力較強、具有良好社會聲譽的綠色信貸銀行。
截至2024年6月末,寧波銀行全行綠色貸款余額430.45億元,較年初增加44.48億元;累計發放碳減排貸款11.7億元,共計可帶動碳減排量19.53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3
普惠金融:精準滴灌幫扶
普惠金融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是“金融向善”價值取向的有力彰顯,也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為構建高水平普惠金融體系,進一步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2023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要支持小微經營主體可持續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國家戰略有效實施等。
寧波銀行嚴格落實政策要求,將服務小微企業作為踐行普惠金融的落腳點和發力點。通過不斷創新產品、打造小微金融服務模式,為小微企業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綜合金融服務。
比如,寧波一家軸承制造企業搬進新廠房后,需要購置設備及原材料,有一定資金缺口。寧波銀行業務人員獲悉這一情況后,多次上門走訪對接,為企業提供普惠信用貸款方案,獲得企業主認可。企業最終獲得信用貸款300萬元,解決了當前的生產經營困難。
一家農業專業合作社主要經營蔬菜、水果、花木種植等,每年需要自籌資金用于貸款周轉。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面臨資金籌措壓力,部分現金流不佳的甚至需要暫停采購,等資金回籠完成授信周轉后再進行后續采購,對經營造成不利影響。寧波銀行通過“無還本續貸”業務,有效解決了這一難點。
寧波銀行經過多年發展和探索,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普惠金融架構,圍繞普惠金融主體的全生命周期,持續完善“專業化、數字化、生態化”服務體系,用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各類市場主體、三農主體;構建普惠金融專屬化政策體系,讓各類市場主體、涉農主體享受到政策優惠,推動實體經濟提質增效。
截至2024年6月末,寧波銀行全行小微企業客戶44.4萬戶,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客戶27.5萬戶。
4
養老金融:共筑“夕陽紅”
近年來,隨著老齡化程度日漸加深,養老金融愈發被重視。但對老年人而言,不會操作銀行網點內豐富多樣的智能設備,成為縈繞在他們頭上的難題。尤其是如今電詐頻發,許多不法分子也因此盯上了老年人。
對此,寧波銀行積極對網點內智能設備、寧波銀行APP等進行適老化改造,為老年人提供更便攜的金融服務?!皩幉ㄣy行給我們居民帶來許多生活便利,是百姓信得過的銀行。”一位60多歲的阿姨在寫給寧波銀行白云社區支行的感謝信中這樣表示。
目前寧波銀行網點內的“現金柜員機、綜合柜員機、移動柜員機”等智能設備已替代原窗口大部分業務品種,這些智能化設備做了適老化改造,能夠提供語音播報和大字顯示功能。
寧波銀行APP開發了老年人關愛版,涵蓋大字版轉賬和生活繳費、老年專屬電話熱線等功能,還配備了朗讀功能。95574客服熱線針對60周歲以上的客戶,將轉人工按鍵前置,方便老年客戶選擇人工通道入口;針對系統預警的風險交易、異常轉賬等情況,安排人員主動電話聯絡,核實交易,降低被電信詐騙等金融風險。
如果說,對銀行網點和APP等適老化改造是提高了寧波銀行養老金融硬實力,那么完善的養老綜合化服務,是寧波銀行養老金融軟實力的體現。
寧銀行圍繞客戶全家庭、全生命周期的養老規劃,完善“賬戶、產品、服務”三大體系,打造“寧安養”養老金融服務品牌,完善專業、智能、有溫度的服務體系,提升養老客戶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截至2024年10月,寧波銀行上線商養產品2款,累計上線個養產品123款。
5
數字金融:煥發企業新活力
在數字經濟發展跑出“加速度”的當下,數字金融成為金融業轉型升級的重點方向。通過創新技術應用,推動數字化轉型與金融深度融合,可以為廣大客戶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從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和滿足人民群眾需要。
做好數字金融大文章,可以進一步賦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發展。
今年以來,寧波銀行緊密圍繞數字中國戰略的實施,搶抓數字化發展機遇,用“科技+系統”打通客戶數字化的堵塞點,持續推進“數實融合”的數字化轉型,綜合賦能客戶數字化發展。
“財資大管家”是寧波銀行用數字化服務,為集團企業等量身定制財資大管家平臺,對外實現跨銀行、跨區域、跨分子公司的資金管理,對內聯結企業內部系統,提高財務效率,提升企業收益。
借助“財資大管家”,一家曾因為境外銀行的網銀不完善,且各地區交易規則不同,企業缺乏統一資金平臺的國內500強企業,目前已經和歐洲的銀行完成鏈接,實現全球賬戶資金看得見、管得住。
“波波知了”是寧波銀行打造的企業綜合服務平臺,提供一站式“端對端”的服務與解決方案,平臺內匯聚了寧波銀行內外部專家,幫助企業解決各類經營與管理難題,包括海外拓客助手、智慧水電氣等14項專業服務,以及科創企業、進出口企業服務2個特色專區,發揮幫企業拓寬銷路找訂單“賺好錢”、幫企業降本增效和管理升級“省好錢”等作用。
一家全國知名的數碼配件生產企業一年能耗費用超過500萬元,在寧波銀行“波波知了”為企業提供了能源診斷服務后,通過為企業安裝能源管理系統,幫企業每年節省電費近20萬,而投入僅為幾十臺電表,總耗費不足3萬元。
這些都是寧波銀行實踐數字金融的寫照。寧波銀行通過開放銀行,將銀行的系統無縫對接到客戶的數字生態中,用“鯤鵬司庫、五大管家,即財資大管家、外匯金管家、投行智管家、票據好管家、政務新管家”賦能客戶數字化發展,用“波波知了”“設備之家”“美好生活”三個TOB、TOC端的服務平臺,為客戶賦能。
2024年以來,寧波銀行繼續扎根經營區域,堅持“專注主業,服務實體”的經營理念,緊緊圍繞“五篇大文章”傾斜信貸資源,不斷加大高質量資產投放力度,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進一步提升。數據顯示,寧波銀行總資產超過3萬億元,前三季度各項貸款超過1.4萬億元、營業收入超過500億元、凈利潤逾200億元,資產質量繼續保持較好水平,不良率為0.76%,連續16年不良率低于1%。
做好“五篇大文章”需要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寧波銀行將繼續堅持差異化的發展戰略,努力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