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球面板產業新高地,四川做了什么?
12月19日,世界顯示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將在成都舉行。這也是成都自2022年以來,第三次舉辦這場世界級行業盛會。
連續三屆舉辦世界顯示產業大會的背后,四川正在成為我國新型顯示產業的高地。
春熙路上成為網紅打卡地的裸眼3D大屏、成都大運動會開上炫目的太陽神鳥火炬盤......這些都彰顯著“四川屏”的實力。
△成都大運會開幕式
從LCD到OLED、MLED,再到超高清、激光顯示,四川在新型顯示產業早已廣泛布局。近三年來,四川省納入省級平臺簽約新型顯示相關項目55個,投資總額818.2億元,其中2024年省級平臺簽約項目148.6億元。顯示企業紛紛落戶,惠企政策頻頻發布。
2023年全省新型顯示產業規模超1500億元,顯示面板出貨量規模位居全國第三。
深耕顯示產業60余年
四川已成新型顯示重要集聚區
四川在顯示產業有著悠久的歷史。
東郊記憶這個地方,相信很多年輕人并不陌生。因為現在,它已經成為很多年輕人必去的網紅打卡地之一。但很多年輕人不知道的是,它的前身,成都國營紅光電子管廠,曾是四川顯示產業的重要標志。
1958年,作為“一五”計劃期間重點工程之一,成都國營紅光電子管廠建成投產,新中國電子工業由此翻開了歷史性的“第一篇”。
新中國第一支黑白顯像管、第一支投影顯像管、第一支彩色顯像管接連在這里誕生。
在如今的新顯示時代,四川依舊繼續大方光彩。
在柔性屏方面,早在2017年前,四川就引入全球第二條、國內第一條6代全柔性AMOLED生產線,該生產線應用全球最先進的蒸鍍工藝,可實現顯示屏幕彎曲和折疊,不僅開啟了我國柔性顯示的新紀元,更打破了國外企業的壟斷局面。今年年初,全國首條第8.6代AMOLED生產線落地成都。
目前,四川已初步構建起以成都、綿陽、眉山為基地的成綿眉顯示產業集群布局,聚集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超800家,產品種類涵蓋了mini/Micro LED、OLED、LCD、激光顯示、電子紙等主流產品,已形成相對完整的顯示產業生態圈。
2023年四川省新型顯示產業規模超1500億元,顯示面板出貨量規模位居全國第3。AMOLED產能占全國總產能的15%,激光投影出貨量占全國約五分之一。
△綿陽京東方第六代AMOLED(柔性)生產線。圖源:中國電子報
在產業鏈建設上,以京東方、惠科等世界領先面板企業為牽引,四川引進落地路維光電等一流材料、設備企業,支撐發展長虹電子、京東方車載等終端制造,初步形成了一個由上游原材料、中游顯示屏、下游顯示應用組成的完整的產業鏈,新型顯示產業鏈完善度超70%,產業配套率超45%。四川已成為我國新型顯示產業重要集聚區。
不止于眼前,
劍指世界級集群
但四川并不止于滿足眼前。
2023年,四川提出實施六大優勢產業提質倍增方案,明確提出要集中5年時間,推動包括電子信息在內的六大優勢產業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
其中,顯示產業被作為支撐電子信息產業提質倍增的首抓產業。
但具體要如何做?
四川的答案是:三個一。
一個是打造一個集群。2023年,成渝地區新型顯示產業規模達到2269億元,占全國比重約34.05%、全球17.03%,已建成全球最大的OLED生產基地和中國柔性顯示產業最大集聚地。
四川省聯合重慶先后出臺了《推動成渝地區新型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電子信息產業協同發展實施方案》《川渝新型顯示產業鏈供應鏈協作方案》《成渝地區電子信息先進制造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動》等文件,加強成渝地區新型顯示產業規劃協同,探索產業配套設施共建共享。
未來,兩地將攜手打造一批產業園區合作共建樣板,合力打造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世界級新型顯示產業集群。
二是打造一個基地。四川省力爭到2027年,建成全球一流的柔性顯示生產基地和無屏顯示總部基地。
△長虹“5G+工業互聯網”智能電視大規模定制生產線。圖源:中國制造
為此,四川省將采取一系列舉措,包括:鼓勵TFT-LCD、車載顯示等新興市場,拓展液晶顯示產業規模;加快推進京東方8.6代AMOLED產線建設,鞏固提升OLED面板產能規模優勢,推動面板產線提質增效;緊抓M-LED顯示產業化機遇,加快辰顯光電TFT基Micro-LED生產線建設,力爭在以M-LED為核心的下一代新型顯示的“卡位戰”中取得先機;支持極米、長虹等激光顯示優勢企業持續拓展市場份額,打造“爆款”產品帶動激光顯示產業發展,構建新興技術先發優勢;針對OLED發光材料、靶材、光刻膠、MO源等關鍵材料“薄弱缺”環節,引進培育優質企業開展核心技術研發和產品試制,推進相關產品小試中試及量產進程;構建“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融合發展新模式,補齊高傳輸率4K/8K120Hz及以上顯示驅動芯片、中小尺寸2K顯示驅動芯片等元器件短板,提升材料設備配套能力。
三是打造一個高地。四川省將建立健全創新平臺體系,提檔升級國家超高清視頻創新中心、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OLED工藝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加強技術更新和儲備,形成支撐新型顯示產業發展的示范效應。聚焦特種聚酰亞胺微電子基板材料關鍵技術、鉻系高純電子靶材工藝、高世代液晶顯示面板專用剝離液等領域,開展技術攻關,爭取取得一批原創性創新成果。支持京東方、惠科等龍頭企業,圍繞高性能驅動基板制備、背光及光色轉化、新型發光器件蒸鍍、觸控及減反功能集成、屏下攝像、折疊卷曲等領域,開展技術研發和工藝升級,不斷提升顯示面板附加值。鼓勵辰顯光電等M-LED優勢企業聯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鞏固提升巨量轉移技術、全彩顯示、顯示驅動等技術優勢,打造顯示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高地。
良好的產業基礎、健康的產業生態圈、創新科技的高地,在這塊沃野千里的土地上,四川的新型顯示產業,正在以迅猛之勢,茁壯成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