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牛免稅公司,7000億市值灰飛煙滅!券商曾吹要破萬億
來源|深藍財經
撰文|楊波
中國最牛的免稅公司,生意也不好做了!
17日,中國中免(601888)發布的2024年度業績快報顯示,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564.92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6.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63億元,同比下降36.5%。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中免業績有加速下滑趨勢。2024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430.21億元,同比下降15.38%;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39.19億元,同比下降24.72%。
折合來看,2024年第四季度凈利潤僅3.44億元,與2023年第四季度凈利潤15.07億元相比,下降了77%!
此外,“免稅茅”股價真的是跌慘了。A股中國中免(601888)2021年2月股價最高漲到了403.78元,對應市值是8338億元。如今股價為61.53元,市值1273億元;市值蒸發超7000億元,跌幅達84%。
中國中免,究竟怎么了?
靠牌照賺錢,被券商狂吹
中國中免的前身是中國國旅。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國旅的盈利能力都很差,因為傳統的旅行社業務很難賺錢。
2019年,中免徹底剝離旅行社業務,公司名稱也從中國國旅變更為中國中免,從此專注于免稅業務的發展,這推動了公司業績的高速增長。
2020年,在海南離島免稅新政的利好下,當時手握5家離島免稅店的中國中免自然受益匪淺。
在離島免稅政策紅利的推動下,2020年、2021年海南離島免稅額分別增長104%至275億元、增長80%至495億元。增量體現在購物人次提升、客單價提升等方面。
那幾年,也是中國中免的高光時刻。
在二級市場,從2020年4月份至2021年2月,中免的股價從70元左右暴漲到400元左右。中國中免也被眾多基金抱團,成為市場熱捧的“免稅茅”,頂峰時刻市值達8338億元。當時,很多大佬、券商都看好中免突破萬億市值。
比如2021年東興證券分析師王紫發布多篇“強烈推薦”評級的研報,預測2022年凈利潤將達到160億元(實際50.3億元)。甚至,2021年11月,中國中免股價已經從高位400元跌至220元附近,還在強烈推薦。
另外,2021年10月,國泰君安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維持中國中免“增持”評級,維持2021-2023年EPS至5.88/7.96/10.41元,維持目標價為509.19元,對應的總市值將破萬億。還是非常瘋狂,此時股價已經跌至260元附近。
如果相信了這些分析師的話,將是投資者的一場噩夢。
2022年海南全省接待游客總人數同比下降25.9%,旅游總收入同比下降23.8%,海南離島免稅店總銷售額比上年同期下降19%。中免的業績,也深受影響。當年,中國中免營收544.33億元,同比下降19.57%;凈利潤50.30億元,同比下降47.89%。
到了2023年,中國中免營收和凈利潤有所恢復,比如凈利潤恢復到67.14億元。
但是2024年,業績又大幅度下滑了。
根據最新的數據,2024年??诤jP共監管海南離島免稅購物金額309.4億元,購物人數568.3萬人次,購物件數3308.2萬件。相比2023年的437.6億元購物金額、675.6萬購物人數和5130萬購物件數,分別下降29.3%、15.9%和35.5%。中國中免的業績,再次受到旅游業整體下滑的影響。
人事動蕩,何去何從?
作為中國免稅龍頭,中國中免這幾年頻頻換帥,令人詫異。
具體來說,2023年2月3日,董事長彭輝辭職,公司選舉李剛為董事長。
2023年10月14日,李剛董事長因病逝世。
2023年10月19日,公司董事會選舉王軒為公司第五屆董事會董事長。
一年后,2024年10月17日,王軒辭職,范云軍上任。
短短兩年時間,就經歷了4任董事長。
范云軍出生于1972年,畢業于北京郵電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擁有工學博士學位,是高級工程師。他曾長期在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衛星網絡集團等通信行業任職。直到去年7月,他才調任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去年10月,出任中國中免董事長。
從范云軍的履歷來看,在調任香港中旅之前,他沒有旅游行業、零售行業的工作經驗。
中國中免的人事動蕩不止于此。
2024年9月20日,陳國強辭去副董事長及執行董事職務。2024年11月27日,中國中免公告總會計師于暉因工作調動辭職。2024年12月21日,中國中免公告證券事務代表何怡恒因工作調動辭職……
過于頻繁的高管變動,確實讓投資者難以理解。尤其是總會計師的辭職,一般會給人一種不太好的信號。
早些時候,國內免稅牌照稀缺,中國中免獨占三張,市場壁壘高。但近年來,隨著牌照發放規則變化,2024年國內已有10家企業獲得免稅牌照,競爭加劇。
另外,隨著越來越多國家對中國開放免簽,出境游人數增加,游客在海外購物增多,國內的免稅市場也受到不小沖擊。
范云軍董事長能不能把中國中免業績重新扶回增長通道,投資者仍然信心不足。但也有投資者認為,中免是靠天吃飯的。
此外,投資者對于管理層放任股價,不采取市值維護的行為,也非常不滿。
有投資者建議公司利用回購增持專項貸款維護市值,減少投資者虧損,但公司似乎無動于衷……
最后,你們覺得中國中免還能回到8000億市值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