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養老金推向全國,指數基金納入可投資品種!我們應該如何開始養老投資?
隨著大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技術的進步,我國人口平均壽命在不斷延長的同時,人口老齡化程度呈現加速增長的趨勢。
據衛健委統計,2035年左右,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在總人口的占比將超過30%。我國將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對老年人的養老生活和整個社會的養老事業帶來嚴峻的挑戰。
而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將面臨著多元化的養老需求,即滿足日常生活消費的經濟需求和醫療、護理等方面的服務需求,而這些需求的滿足都以一定的養老財富儲備作為前提。
在未來養老壓力不斷增加的趨勢下,如何保障自己步入暮年后的生活質量,對于我們每個人而言都是不可忽視的議題。
個人養老金推向全國意義重大
我國目前的養老體系分為三大支柱,分別是基本養老保險(第一支柱),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第二支柱),個人養老金(第三支柱)。
所謂個人養老金,就是個人自愿參加、市場化運營、國家政策支持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個人自愿在特定賬戶存一筆錢,每年不超過12000元,購買符合規定的金融產品,到達退休年齡時可取出使用,作為基本養老保險的補充。
與普通銀行理財或基金、商業保險不同,個人養老金繳費可享受延期征稅的優惠政策。
根據《中國個人養老保障白皮書》顯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廣,2022年參保人數達到10.5億,但隨著平均工資的持續增長,職工養老金替代率持續下降至2022年的40.3%。而截至2022年,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覆蓋的總人口僅約7200萬,惠及人口較少。
工銀瑞信基金FOF投資部總經理蔣華安表示,通常來看,第一支柱的養老金替代率大概是30%-40%左右。而根據國際的經驗,想要退休后仍維持此前的生活質量,需要70%左右的養老金替代率。而個人養老金投資正是用來補足這兩者之間的缺口。自2022年11月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實施以來,個人養老金在36個試點城市(地區)發展成績斐然。根據央視新聞報道,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個人養老金開戶人數突破7000萬,可供投資的產品數量超過800只。
公募基金是養老投資的重要部分
目前,第三支柱尚處于發展初期,其規模與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遠不在同一量級。
但在政策支持下,目前是各類金融機構,尤其是公募基金的主要發力方向。與儲蓄、保險相比,公募基金的優勢是為投資者提供一站式的個人養老解決方案,力爭通過專業化的資產配置抓住市場機會,并利用全市場優秀的基金經理來爭取幫助投資者獲利。
而且,通常養老基金整體上權益資產占比相比其他幾類產品更高一些,長期來看收益大概率要好于固定收益類產品,或與養老金長期保值增值的需求更貼切。
根據國聯證券的研報顯示,參考美國的經驗,2023年三季度IRA賬戶(個人退休賬戶)的規模達12.6萬億美元,占美國退休市場資產的35.2%,美國第三支柱已超過企業年金為代表的第二支柱。
對于美國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來說,公募基金都是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截至2023年底,IRAs計劃投向共同基金的規模高達5.8萬億美元,占總IRAs計劃資金的43%。
因此,隨著我國第三支柱逐步發展,養老基金發展空間廣闊,目前個人養老金基金主要包含養老FOF和指數基金兩大類。
其中,養老FOF主要分為目標風險基金和目標日期基金。
目標日期型基金以投資者退休日期為目標,該類基金將產品的資產配置結構與投資者的生命周期結合起來。隨著投資者年齡的增大,基金減少權益類資產配置,增加固收類資產配置。根據海外經驗,這是養老投資的主流產品類型。
目標風險基金通常分為穩健型、平衡型和積極型,在持有期內標的基金的目標風險基本維持不變,投資者按照自身的風險偏好進行選擇。根據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擁有Y份額的養老FOF和指數基金合計達到286只,可供投資者選擇的產品日漸增多。
以工銀瑞信基金為例,旗下已有5只目標日期基金Y份額,分別是工銀養老2035Y(017251.OF)、工銀養老2040Y(017351.OF)、工銀養老2045Y(017352.OF)、工銀養老2050Y(017353.OF)和工銀養老2055五年持有混合發起(FOF)Y(020316.OF)目標日期基金,對接"70后"至"95后"各年齡段養老需求。
目標風險基金則搭建了從穩健、均衡到積極嚴格遞增的風險收益特征,目前有3只目標風險基金設立Y份額,分別是工銀穩健養老Y(017252.OF)、工銀安悅穩健養老目標三年持有混合Y(019462.OF)、工銀平衡養老三年持有混合發起(FOF)Y(020249.OF)。
這8只產品組成了工銀基金的個人養老金產品矩陣,力求基本滿足不同年齡階段、不同風險偏好的需求。
此外,今年個人養老金制度政策值得關注的地方是,將指數基金納入個人養老金產品范圍。指數基金作為個人養老金配置權益資產的合適工具之一,有著風險分散、投資成本低、持倉公開透明等優勢,其Y份額的擴容并增加指數基金的配置,對于提升養老金投資效率、降低人民養老金投資成本以及滿足投資者多元化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本次個人養老金制度全面實施,工銀瑞信基金的4只指數基金納入了個人養老金投資產品目錄,分別是工銀滬深300指數Y(022935.OF)、工銀中證A500ETF聯接Y(022982.OF)、工銀中證A50ETF聯接Y(022975.OF)、工銀科創ETF聯接Y(022932.OF)。
這4只指數基金跟蹤的是目前市場主流的寬基指數,各具特色。
工銀滬深300指數Y跟蹤滬深300指數,由滬深市場中規模大、流動性好的300只股票組成,屬于大盤藍籌風格。
工銀中證A50ETF聯接Y跟蹤的中證A50指數是從各行業龍頭上市公司證券中,選取市值最大的50只證券作為成份股,基本實現了中證二級行業龍頭的覆蓋。
值得一提的是,該聯接基金采用季度分紅評估機制,2024年成立以來已分紅四次。
工銀中證A500ETF聯接Y跟蹤的中證A500指數最近相當火熱,該指數成分股覆蓋了全部中證二級行業、超92%的中證三級行業,更為全面,貼合A股整體表現;同時,納入了更多戰略新興行業,新質生產力屬性突出。
工銀科創ETF聯接Y跟蹤的是上證科創板50指數,科創板50指數聚焦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戰略新興行業,隨著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加碼,國產替代的邏輯再度強化,代表了未來科技發展方向。
工銀瑞信指數及量化投資部總經理焦文龍認為,個養投資者借助指數基金或可獲得市場的平均收益,分享經濟增長的紅利;同時,利用指數基金低費率的優勢提升投資效率,長期獲得更客觀的凈收益。
另外,指數基金的納入給投資者提供了更多樣化的選擇,指數基金涵蓋了寬基指數和科技、綠色經濟等主題型指數,基本滿足不同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的需求。
在篩選個人養老金受托機構時,投資者可考慮受托資產規模較大、資產管理風格穩健的公司。
近年來,工銀瑞信基金持續往養老投資方向發展。根據公司官網介紹,工銀瑞信基金是最早為企業補充養老金提供投資管理服務的基金公司之一,同時具備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社保境內外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資格。
根據官網的披露,截至2024年三季度,工銀瑞信基金管理企業年金投資組合數為264個,資產規模達2840.4億元,本年累計投資收益達164.2億元。
其中,單一計劃含權益類組合加權平均收益率6.85%,集合計劃含權益類組合5.69%,表現不錯。
綜上所述,個人養老金全面鋪開的時代已經來臨,可投產品的大幅擴容提升了個養賬戶的吸引力,"第三支柱"的補足也能讓我們未來的養老生活多一分安心。
個人養老金的投資周期漫長,投資者可以考慮實力雄厚、管理經驗豐富的基金公司的相關產品,爭取實現資產的穩健增值。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