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老虎財經APP
近年來,國家政策對云計算、人工智能和數據要素市場的扶持力度持續加大,為云計算企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在這一政策東風下,傳統IT服務企業紛紛加速向云計算領域轉型,推動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帶動全國云計算市場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在此背景下,普通投資者該如何把握機遇?匯添富中證滬港深云計算產業ETFF(159273,場內簡稱:云計算ETF;擴位簡稱:云計算ETF匯添富),緊密跟蹤中證滬港深云計算產業指數(以下簡稱:SHS云計算),為投資者提供了一鍵布局云計算發展新浪潮的優質工具。
01 云計算產業高速增長
近幾年,隨著數字經濟成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我國云計算行業的發展動能持續增強。
相較于傳統的IT服務模式,云計算模式能夠顯著優化資源調配方式,從而有效提升整體運營效率。
具體而言,在云計算模式下,系統能夠在資源池中動態調配精確所需的存儲、計算和網絡資源,并實現軟件資源的自動化部署,使用完畢后還可自動完成資源回收。
此外,云計算還可以將原本分散的數據中心資源,包括服務器、存儲設備和網絡設備整合形成統一的資源池。在此基礎上,由專業云服務提供商負責云計算中心的運營維護,同時借助虛擬化技術突破物理硬件限制、提高資源利用率,最終實現資源的動態調配和聚合。
值得注意的是,云計算作為驅動AI創新與應用的核心基礎設施,正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在AI技術尤其是大模型快速發展的推動下,云計算已從傳統的基礎資源服務商,逐步升級為賦能AI全生命周期的重要技術平臺。
市場數據有力地佐證了這一發展趨勢。IDC的數據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用于云部署(包括專用和共享IT環境)的計算和存儲基礎設施產品支出同比大增99.3%,達到670億美元。
從長期發展來看,行業前景更加可觀。IDC預測在2024-2029年,云基礎設施支出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將達到17.8%,支出金額到2029年將達到4619億美元,占計算和存儲基礎設施總支出的83.0%。
面對這一市場機遇,為了滿足AIGC和智能算力需求增長,國內云計算廠商紛紛加大高性能計算和數據中心建設投資。
其中,國內頭部大廠表現尤為突出。數據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國內互聯網大廠資本開支顯著提升,某頭部大廠達到317.75億元,同比增長258.76%,環比增長81.66%;另一頭部大廠達到365.78億元,同比增長386.15%,環比增長113.98%。(數據來源:財信證券《2025年電子行業分析:AI資本開支提速,AIDC產業鏈迎投資機遇》2025.05.15)
02 中證滬港深云計算指數有何優勢?
那么,普通投資者如何把握云計算這一高速增長行業的投資機遇?
事實上,通過ETF布局云計算領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通過Choice梳理發現,含有“云計算”關鍵詞的指數基金所跟蹤的指數基本來源于云計算指數、云計算50指數和中證滬港深云計算產業指數。值得注意的是,中證滬港深云計算產業指數(以下簡稱:SHS云計算)是市場上唯一包含港股的云計算相關指數。
從指數構成來看,該指數精選滬港深三地優質上市公司作為成分股,覆蓋云計算相關的軟硬件龍頭。其中,港股權重達26.2%。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7月9日,該指數前十大成分股權重近60%,其中,騰訊控股、阿里巴巴-W為其前兩大權重股,占比分別為9.3%、8.9%。(數據來源:Wind,中證指數,截至2025/7/9)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5/7/9
具體公式僅作指數展示,不構成投資建議
云計算ETF匯添富擬任基金經理何麗竹認為,對于全球投資者來說,如果僅關注A股科技板塊的投資,可能會缺失掉一些關鍵的科技龍頭企業,如果一手布局A股,一手布局港股,港股龍頭科技公司和A股的硬件、行業應用公司就可以互補,形成完整的AI產業鏈。
進一步分析成分股基本面,2024年該指數成分股(含A股及港股)的凈利潤及營業收入均迎來業績修復,指數整體的凈利潤增速在2024年達到45.2%,營業收入增速達到10.74%。(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定期報告,截至2024/12/31)
再來看估值水平,當前云計算指數動態市盈率為24.64倍,位于近5年約30%分位處。(數據來源:Wind,統計區間2020/7/1-2025/6/30)
何麗竹分析,目前整個滬港深云計算指數的基本面和估值水平都處于較為合理的水平。她進一步解釋稱,滬港深云計算指數,尤其是港股部分,估值還處于近幾年相對低位;此外,云計算指數的上漲有較為堅實的業績支撐,整體估值水平沒有出現大幅的偏離,為投資者的布局提供了一定的安全墊。
綜上所述,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下,云計算作為不可或缺的一環,蘊藏廣闊的投資機遇。云計算ETF匯添富(159273)正是基于這樣的產業趨勢應運而生,為投資者提供一鍵布局兩地市場云計算產業鏈的優質選擇。
相關新聞